柿子,营养丰富,被誉为“果中圣品”。成熟柿果中,每100g果肉中含有维生素A0.16mg、维生素C16mg、钙9mg、磷20mg以及铁0.2mg,柿子含有丰富的果胶,它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,可以纠正便秘,调节肠道菌群,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。另外,柿子是优良的抗氧化剂,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等疾病。
虽然柿子美味,营养价值高,但也不能贪吃。因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,在胃酸的作用下,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蛋白,鞣酸蛋白与柿子中果胶及纤维素黏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团块,就会形成所谓的“胃柿石”。今年入秋以来,我科收治了多例胃柿石症的患者。
胃柿石症,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。急性型在大量吃柿子后半小时后出现上腹部沉坠感,胀满、恶心呕吐,呕吐物中有碎柿块;病程超过六个月的为慢性型。柿石较大的病人,在上腹部可摸到肿块。如果胃柿石无法及时排出体外,在柿石的刺激下,就会产生慢性胃炎、胃肠功能紊乱,严重者可造成胃溃疡、胃出血、肠梗阻、穿孔、感染等。
患者,王老,于2个月前饮酒后食用大量柿子、螃蟹后出现腹痛腹胀,伴有恶心呕吐,行胃镜检查示:胃内柿石,大小约7cm*10cm,胃角粘膜处可见一0.6cm*1.5cm的溃疡,后入住我科予积极的治疗,由于胃柿石较大,予行胃镜下分次碎石取出。
因空腹或饮酒后状态下,胃酸分泌量会增多,柿子中的鞣酸更容易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胃柿石。
少量吃柿子,就算形成柿石,因柿石较小一般能自行排出体外。但一旦吃大量柿子,形成柿石巨大,不能自行排出就会产生较大危害。
柿子皮以及生涩的柿子中鞣酸含量更高,更容易导致为胃柿石。
柿子与高蛋白食物(蟹、鱼、虾、牛奶、鸡蛋)同食,高蛋白食物在鞣酸的作用下,很容易凝固成块,生成结石。
老人及小孩、糖尿病患者、贫血者、胃肠功能差、有胃肠道疾病及手术史的不宜多吃
柿子含糖,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;柿子含有单宁物质,容易与铁质结合,从而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,所以,贫血患者应少吃。老人及小孩、有胃肠道疾病及手术史的人,因胃肠道功能差,较正常人更容易形成胃石。
提醒大家
柿子虽味美,但不可多吃!一旦进食柿子后出现上腹部不适、疼痛、胀满、恶心呕吐等症状,请及时到医院就诊,并行胃镜检查,必要时住院治疗。主要的治疗方法有:
口服可乐或碳酸氢钠,可以让胃柿石变软,进而逐步崩解后排出体外。
口服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:奥美拉唑、泮托拉唑等,有利于胃柿石的分解。
服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:莫沙必利、多潘立酮等可以促进结石排出体外。
对于结石较大者,需行胃镜下治疗或体外碎石,必要时需外科手术。